新闻动态

73年周总理向毛主席提议,追认蒋介石爱将为烈士,毛主席:我同意

         发布日期:2025-04-13 10:19    点击次数:166

【前言】

1949年某个日子,中南海里头有间叫菊香书屋的地方。

一份超级机密的台湾消息送到了毛主席办公的地方,毛主席瞧了瞧,心里头乐开了花,立马就问这消息是哪位送来的。

听说那份超级机密的情报是蒋介石很器重的吴石弄来的,毛主席很高兴,他点了点头说:“得给他记个大功!”

好吧,咱们聊聊吴石这个人。他是蒋介石手下的得力干将,可为啥要给毛主席送去台湾的超机密消息?而毛主席又为啥觉得这事儿得给他点个赞?这事儿,得从吴石的一辈子讲起......

【心灰意冷】

1894年8月,吴石在福建闽侯县的一个书香但清贫的家庭里呱呱坠地。他8岁那年,就开始跟着当老师的父亲去学校,以旁听生的身份开始了自己的学习之旅。

1911年,辛亥革命的大潮涌起,那会儿吴石正在福州的开智小学念书。有一天上课,老师提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里头,有十九位是福建的英雄豪杰。这话让吴石心里头那个激动,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最后他一咬牙,决定不念书了,要去当兵,为国家出力。没多久,他就和好朋友吴仲禧一起,加入了福建北伐学生军,投身到辛亥革命里头。可惜,革命没成功,吴石也只能回老家去了。

不过,这都没能动摇吴石救国的心。1912年8月,吴石成功进入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在那里苦读了两年。毕业后,他又被挑中去了保定军官学校,读了第三期的两年课程,在那里,他结识了张治中、白崇禧、吴仲禧等人,成了校友。

吴石记性特别好,学习还特别拼,所以不管是年底大考还是毕业考核,他总是拿全校第一,就这样,他得了个“军校学霸”的称号。

1929年,吴石去了日本深造,一开始在炮兵学校学习,第二年就考入了日本陆军大学。在日本念书的日子里,吴石一点也没敢放松。他学习特别好,写的战术方案经常被日本老师当作好例子,复印给学生们看。而且,老师还经常让他上台给大家讲解。

不管是在咱们国家还是到了日本,吴石的成绩都是顶呱呱的,老拿第一。就因为这,人家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十二项全能”。就是说,他啥都会:能写文章、能打武、能吟诗、能作词、书法好、画画棒、英语溜、日语通、骑马行、射箭准、开车稳、游泳快。

从日本留学回来以后,吴石在陆军大学教了很多年书,慢慢在军界里有了个“日本专家”的称号。国民党军队里的好多高级将领,都是他曾经教过的学生。

1934年那会儿,吴石一边教书,一边还当上了国民党参谋本部的厅长,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搞日本军队的情报。他花了大力气去搜集、研究日本军事方面的动态,然后整理这些资料。忙活了整整三年,他写出了《日本作战之判断》这本书,还有其他十多份相关的材料,这些都被叫做《参二室蓝皮本》。

抗战一打响,吴石二话不说,直接冲到了前线。他靠着在日本留学时攒下的那些资料,再加上自己作为军事家那敏锐的直觉,在蒋介石的军事大本营里当上了情报处处长。那时候,蒋介石差不多每周都要见他一面,问问日军那边的情况。吴石因此特别受蒋介石的赏识。他写的那些报告,简直就是蒋介石了解日军战略动向和攻击目标的关键帮手。

吴石在抗战那会儿,跟周总理、叶剑英元帅这些共产党的头头脑脑们打过交道。他心里头对这些共产党的人印象还不错,不过,这并没让他改变自己的站队。

因为蒋介石那套“要先搞定家里,才能出门打架”的反共思想,刚开始那会儿,吴石死心塌地地跟着国民党,成了他们反共的得力干将。他还给国民党出了不少主意,怎么对付共产党和他们的军队,这事儿连蒋介石都知道了,还夸了他,从此吴石就成了蒋介石眼里的红人,得到了不少重用。

1940年的时候,好朋友白崇禧给吴石介绍了份工作,他因此去了广西桂林,当上了第四战区的中将参谋长。没过多久,在吴石亲自带头的桂柳大会战等几场大战里,他不仅把军事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还成功带着队伍打赢了仗。

之后的日子里,吴石心里头老琢磨着怎么能多打几个漂亮仗,给国家和老百姓多做点实事。可这一路走来,从以前的那个圈子到现在,他慢慢对国民党军队感到越来越没底了......

1944年那会儿,日本鬼子大规模攻打湘桂地区,国民党军队被打得连连后退。白崇禧急得多次发电报给蒋介石,请求他赶紧增派援兵。可蒋介石,一门心思放在“北边压制共产党,南边消灭异己”上,愣是一个兵也不派。他这么自私自利,最后害得湘桂地区全面溃败。

那时候天气冷得要命,老百姓都带着孩子,到处流浪。头上飞机轰炸,后面日军紧追不舍,一路上,好多难民都死在了逃难的路上。

吴石亲眼看到了所有事情,心里头那叫一个难受,整个人都消沉了。他跟家里人说:“这种事儿,我以后再也不参与了!”说完,他一气之下,就辞掉了第四战区参谋长的工作。

不过,过了半年,吴石又因为一个好消息打起了精神。那是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了。吴石是国民党接收人员,他跟着部队回到了热闹的上海。但抗战胜利的喜悦还没过去,吴石心里那股子热乎劲儿就被国民党政府的那些恶心事儿给浇灭了。

在上海,吴石亲眼见识到了国民党里的那些龌龊事儿,他们私吞公款,随便就扣下老百姓的血汗钱。他还看到物价一个劲儿地往上涨,老百姓为了过日子真是愁得不行。可那些当官的、有钱人,却整天吃喝玩乐,过着纸醉金迷的日子,完全不把老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

国民政府从上到下都烂透了,专制又腐败,这让吴石感到非常失望。他也终于明白,国民党和蒋介石根本不管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知道独裁、贪污。

那段时间,吴石心情特别低落,老在想中国以后的路该怎么走,自己怎么才能对国家、对老百姓多做点贡献。而且,他跟家人朋友聊天时,也直接就说:“国民党要是还这样搞,不灭亡都没天理了。”

吴石那话没多久就溜达到了蒋介石的耳朵里,蒋介石一听,心里直犯嘀咕,不太乐意相信。于是,他直接把手下叫来,当面就问:“吴石那家伙,真有这么讲过?”

说实话,蒋介石打心底里不相信自己的得力干将会讲出那样的话。但真相是,吴石琢磨了一段时间后,心里头慢慢往共产党那边靠了。因此,他老在家里偷听延安的广播,有时还让儿子把广播里讲的东西写下来。就从那时候起,吴石开始觉得,自己以前反对的共产党,说不定才是能救国家、民族和老百姓的那个。

解放战争开始前那会儿,吴石的生活有了大变动,这事儿,还多亏了他的铁哥们儿吴仲禧......

【人生转折】

1940年的时候,吴石到了广西桂林。有次开会,他意外碰见了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吴仲禧,两人已经有20多年没见了。那时候,吴仲禧在韶关工作,担任第四战区长官部的军务处处长,还兼着韶关警备司令的职位。

因为以前关系挺好,虽然很多年没见了,但两人一碰面就像老朋友一样。吴石二话不说,直接向吴仲禧倒起了苦水,说自己虽然被蒋介石看重,可军事本事一点也没发挥出来,根本没法在战场上大展身手。

1946年那会儿,解放大战眼看就要开打,吴仲禧接到了上级潘汉年的任务:得赶紧想办法混进国民党中央的高层圈子里头,好给以后的战争提前搜集些情报。

吴仲禧接到上级的任务后,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好友吴石的身影。他二话不说,就直接奔向了吴石家。还没等他开口,吴石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连串地向他倒出了对国民党的一肚子怨气。

趁着这个机会,吴仲禧跟吴石聊起了北伐战争时候认识的那些共产党员,比如叶挺、蒋先云他们干的那些大事儿,还讲了讲共产党的理念。他俩越聊越起劲,吴石听了之后对共产党也是一顿猛夸,觉得特别对胃口。

那时候,吴石也自己找上吴仲禧,聊起了毛主席写的那本书《论持久战》。他说这书写得太牛了,还肯定地说:“我估摸着,国内可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能写出这种水平文章的人了。”

尽管吴仲禧感觉到吴石对共产党挺有好感,但他一直藏着掖着,不敢暴露自己是中共地下党员的身份。他明白,想让一个在蒋介石面前大红大紫的国民党高官掉头转向,那可不是吹口气就能办到的事儿。不过,他心里也清楚,吴石这人机灵得很,说不定早就对他的底细有点数了。

想了想后,吴仲禧就跟吴石说了自己的想法,他直接点出自己的国民党地位没吴石高:“你看能不能帮我进国民党国防部谋个职位?”

吴仲禧心里明白,吴石要是一口回绝,那就意味着这事儿没法翻盘了;可要是他点头答应,那就代表着有了转机。

后来,因为有了吴石的帮忙,吴仲禧顺利进了国防部,还一跃成为国防部监察局里的中将头号监察官。就这样,吴仲禧靠着手里的这个职位,搞到了不少国民党的军事机密。

后来的日子里,吴石了解到吴仲禧在悄悄干些隐秘的事情。因为吴石自己也早就对蒋介石的独裁看不顺眼了,所以他二话不说,就开始给吴仲禧创造条件,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和鼓励。

1948年夏天,解放军和国民党在中原地区打得不可开交。蒋介石听了白崇禧他们的建议,在徐州搞了个“剿匪总指挥”的地方,还调了7个装备超好的机械化兵团,打算一举消灭共产党的军队。形势紧迫得很,中共的地下党头头潘汉年赶紧告诉吴仲禧,让他火速前往前线,想尽办法弄点情报回来。

接到命令后,吴仲禧立马申请去徐州前线帮忙,他其实主要是想去那里摸清楚敌人的军事计划。

吴石碰到吴仲禧直截了当地说了心里话,他没想着把这事儿告诉毛人凤,而是自己动手,给在“徐州剿匪总指挥部”当参谋长的学生李树正写了封信。信里头,吴石这样说:吴仲禧跟我多年是同窗、共事的伙伴,也是铁哥们儿,你得帮忙多照应着点,给他行个方便。

吴仲禧揣着吴石亲手写的信抵达了徐州。那时候,“徐州剿总”的头儿刘峙和副头儿杜聿明都不在,他俩都去前线看情况了。碰巧的是,李树正在那儿,于是吴仲禧就直接把吴石的信递给了李树正。

李树正看了老师吴石寄来的信,对吴仲禧的态度大变,变得特别礼貌。他甚至还亲自领着吴仲禧去了总部的机要室,让他看作战地图。吴仲禧趁着这个机会,悄悄地把重要的布局都记了下来。

吴仲禧急着想把情报快点送出去,就编了个理由说自己病了,得回南京看病。李树正一听,立马就代表刘峙同意他回后方。没多久,吴仲禧就到了上海,把情报亲手交给了那里的地下党。

还没等到淮海战役正式开打,吴仲禧就已经把一份最早且最详尽的敌情报告放到了毛主席的办公桌上。这份报告对解放军后来赢得淮海战役的胜利,那可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吴仲禧说起往事:

这次任务能顺利完成,多亏了吴石的大力推荐,还有李树正按照吴石的吩咐,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不然绝不可能这么顺畅。

1949年1月份,北平那边国共两党的和平谈判谈崩了,毛主席就下令说“咱们要向全国推进”。这样一来,南京那边可就危险了。那时候,国民党国防部在南京还存着500箱超级重要的军事机密文件。白崇禧和陈诚觉得得赶紧把这些文件运到台湾去。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吴石站出来了,他说福州那个地方“往前冲的话回南京方便,要是情况不妙想撤到台湾也容易”。他就建议先把文件放到福州。蒋介石一听,立马就点头同意了吴石的建议。

吴石决定把档案搬到福州,是因为他跟李济深已经商量好要反叛,而且他知道自己马上就要当福州绥靖公署的副主任了。他盘算着,等时机一到,就在福州动手,把国民党那些重要的军事秘密文件全部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

谢筱迺一到福州,就找到了吴仲禧帮忙,很快跟新上任的福建绥靖公署副主任吴石搭上了线。吴石刚上任那阵子,也就一个月左右,他和谢筱迺单线联系,老见面。吴石把国民党从南京大撤退后的军事安排、部队编号、驻扎位置,还有绥靖公署整个作战区的防御情况等超级重要的军事情报,一股脑儿都告诉了谢筱迺。

谢筱迺赶紧用秘密通讯设备,飞快地把这些关键的军事消息传给了中央,中央方面对这些军事情报特别上心。

福州城一解放,吴石身边信得过的参谋王强,就把那298箱绝密档案,一箱不少且完好无损地交给了解放军。这事儿,是后来才知道的。

那时候,吴石一边悄悄给谢筱迺送消息,一边盼着起义的日子。可蒋介石的一个新打算,却让吴石心里犯了嘀咕......

【卧底英雄】

1949年8月份,吴石刚当上福建绥靖公署的副主任没多久,就收到了蒋介石的通知,说让他去当国防部参谋次长。蒋介石还催他,让他赶紧到台湾去上任。

吴仲禧知道这事后,马上去找吴石,跟他说:“去台湾这事儿,你心里有底没?说真的,太冒险了。要是不想去,咱就在这儿停下,直接去解放区也挺好。”

吴石听了吴仲禧的劝,但还是坚定地摆了摆手,他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要去台湾潜伏。他跟吴仲禧说:

我下决定实在太迟了,给老百姓办的事儿太少了。既然现在还有机会补救,个人的那点风险又算啥?前几天,华东局有位同志跟我说了,到了台湾后还得继续给他们送情报。组织上给我安排了个接头代号,叫“密探一号”。为了不让蒋介石起疑心,我只能让大儿子和大女儿留在大陆,夫人带着两个小的跟我一起走,去台湾。

蒋介石在台湾对共产党的秘密组织进行了残酷的打压,导致共产党的秘密组织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吴石到了台湾后,没办法再通过共产党的秘密渠道,把国民党的军事机密传递给华东局了。

1949年快过完的时候,11月底吧,朱枫从香港到了台湾,她去找了华东局在台湾的那个工作委员会的头儿,蔡孝乾。没过几天,也就大约一个星期,吴石在自己家里头悄悄见了朱枫。他看了朱枫带的一封信,确认了她的身份后,立马从一个藏得严严实实的小保险箱里掏出一个小圆铁盒子,特别认真地交给了朱枫,还跟她说:

这盒子里头装的是超小型的军事机密胶卷,你得赶紧把它送回大陆那边去。

朱枫小心翼翼地把情报藏好,过了三天,她就火速把这批关键情报传递给了华东局情报部的专门交通员。没多久,这些情报就迅速传到了北京中南海,最后被亲手递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一瞧这批情报,全是大陆对台湾那边儿特别想知道的机密大事儿,心里头那个乐呵,别提多高兴了。特别是听说这些宝贝玩意儿是从蒋介石身边的红人、国民党的大官儿吴石将军那儿弄来的,他立马儿就跟相关的领导说:“得嘞,这事儿得给人家记上一笔大功!”

接着,毛主席大笔一挥,创作了一首赞扬的诗篇:

巨浪打孤礁,清水映晨曦;英勇埋虎穴,朝霞早早起。

在那之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朱枫悄悄地和吴石碰了六次头,搞到了好几批情报,每次都小心翼翼地交给了特别交通院的安全人员。吴石和朱枫两人,因为顺利完成了这些重要任务,心里都挺高兴的,朱枫还特地买了回大陆的船票,打算任务完成后就回去。可谁也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们陷入了巨大的危机中。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在台湾就开始到处抓共产党人,很多秘密组织都被他们给破坏了,不少头头也被逮住了。到了1950年1月19日,中共台湾省工委的书记蔡孝乾也被捕了。这家伙没扛多久就叛变了,把一大堆地下党员的名字都给供了出来,结果导致400多名共产党同志被抓。他还招供说,朱枫是华东局派来的特派员。

2月2号那天,吴石火急火燎地找朱枫,跟她说蔡孝乾已经变节了,国民党可能很快就会对她动手。情况太急,朱枫得赶紧走。但那时候,台湾去香港的飞机和船都不让走了。关键时刻,吴石豁出去了,给朱枫弄了个《特别通行证》,让她坐上军用飞机逃到了舟山。

那时候,毛人凤在蔡孝乾的笔记本里瞅见了个“吴次长”,这让他心里头咯噔一下,琢磨起来。为啥?那时候在国民党里头,能混到次长这个位子,还姓吴的,掰着手指头数也就吴石那么一个。

要弄清楚吴石究竟是不是共产党的密探,毛人凤就让谷正文去找吴石的老婆聊聊。谷正文假装自己是吴石以前的手下,装着挺关心的样子,跟吴石的夫人套近乎,结果还真让他套出了吴石见过朱枫的事儿。巧的是,那边蔡孝乾也招了,说吴石和朱枫见过好几次面。

毛人凤一听这事,立马紧张起来,赶紧把情况告诉了蒋介石。蒋介石一听自己的得力助手吴石竟然是共产党的情报员,愣了老半天,轻轻晃了晃脑袋,好像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不过最后还是决定让人去查一下。

没多久,在吴石家里头,他们就翻出了他亲手写给朱枫的那张去舟山的《特别通行证》的相关东西。这一翻找,不光知道了失踪好些天的朱枫到底去了哪儿,还直接给吴石定了罪。

这些资料摆到蒋介石面前时,他火冒三丈,压根儿没想过自己这么多年深信不疑的心腹,竟然是中共的卧底。他二话不说,立刻让人把吴石抓了起来。

没过多久,朱枫就被国民党的人从舟山给带到了台湾。后来,吴石和朱枫被蒋介石下令,由“特别军事法庭”进行审判,最后他们被判了死刑。

1950年6月10号那天,吴石和朱枫他们被带到了台北的马场町刑场。在要走的时候,吴石远远地看着大陆,很有感情地说:“台湾和大陆,咱们本来就是一家人,这是骨子里的亲情,老百姓的心也都是连着的。再过几十年,我肯定能回到老家。”

吴石他们走后的次日,蒋介石办公桌上就放着他们审判到执行后的一系列照片。说起来,早在军事法庭那事儿结束后,蒋介石就吩咐了,得亲眼见到他们的遗体才行。

跟朱枫他们那些被国民党杀掉的英雄不一样,吴石将军作为革命烈士的身份,华东局那边一直没给正式认定。到了1973年,有那么一天,周总理不顾大家的反对,拿着吴石将军的一些资料,就走进了毛主席的办公室。他一边把资料给毛主席,一边说:“主席,我觉得咱们得给吴石将军补上烈士的名分。”

毛主席一听到这个名字,立马就想起了以前,台湾那边的重要秘密情报就是他帮忙带回来的。他立刻就点了点头,认真地说:“我赞成。”

1973年,经过毛主席和周总理点头同意,国务院后来正式认定吴石将军为革命英雄。

1976年,周总理病得很重,但他心里还惦记着那位潜伏的英雄。他跟罗青长认真交代:“我们党不会忘掉在台湾的老战友,吴石他们,千万别忘了......”

这么多年,国家一直没忘记卧底英雄吴石将军。到了1994年,也就是吴石将军妻子去世的第二年,他们的孩子把吴石将军和他夫人的骨灰带回了大陆。国家按照两位老人的遗愿,把他们安葬在了北京的西山福田公墓。

#图文打卡计划#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开云指定入口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